3月2日下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3月例行新聞通氣會,通報《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優化重點項目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項措施》。會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負責人就推廣環??萍紗栴}答記者問。
羊城晚報:剛才有談到支持環??萍紕撔卵邪l,加快推進環??萍汲晒D化為現實污染治理能力。請問生態環境部門接下來將大力推廣哪些環??萍??
許金洲:這個問題由我來回應。首先,省生態環境廳非常重視環境科技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上的支撐作用,我們能夠順利地完成國家下達的各項考核指標離不開精準科學的研判和科研團隊的支撐。省生態環境廳一直在謀劃生態環境領域高端科研平臺,推動環??萍佳邪l創新。2020年,我廳與廣州市、黃埔區共建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該平臺已寫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21〕11號),未來將在生態環境領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體系。
科學中心前期啟動了若干由院士牽頭的重點實驗室,均已立項,正在實施。首先是由中國環科院吳豐昌院士領銜,省環科院牽頭建設國內首個新污染物風險評估與管控實驗室,將在廣東省率先建成本土的新污染物分析測試平臺,開展新污染物的環境篩查與識別、環境毒性效應測試、基準與標準制定、環境風險評估和突發事件應對等多方面技術和體系研究,填補我省在新污染物分析管控領域空白。由省環科院和中科院地化所等單位合作建設的大氣光化學聯合研究實驗室,將建成國內首套移動式雙反應器煙霧箱系統平臺,開展省內不同區域大氣光化學反應和臭氧污染成因和機理研究,支撐區域大氣二次污染科學、精準防控,全方位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環??萍挤矫?,為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我廳將大力推廣感潮河網區溶解氧調控、區域臭氧污染VOCs和NOx協同防控、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污染物溯源智慧監管技術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