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2年普法工作要點的通知
粵環辦〔2022〕14號
廳機關各處室、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2年普法工作要點》已經廳務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2022年3月25日
(聯系人及電話:王舒瑩,020-87531827)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2年普法工作要點
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普法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會議精神,緊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落實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整改要求,以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管理、提升公民生態環境法治素養為目標,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基本法律、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為重點,通過日常學習與重要時點宣傳相結合,為依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按照省的統一部署持續加強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組織廳機關領導干部通過“廣東省干部培訓網絡學院”“學習強國”等途徑積極開展自學,著力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
二、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及憲法相關法。以12· 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為契機,向廳機關領導干部發送憲法普法短信,在廳機關辦公場所播放憲法公益宣傳片、張貼憲法宣傳海報。派發《憲法》《國徽法》《國旗法》《國歌法》等小冊子,組織處室開展憲法知識競賽,營造自覺學習憲法的良好氛圍。在“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推送有關普法推文,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宣傳,提升憲法意識。
三、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貫徹。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積極履行在維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方面的職責,進一步明確行政履職界限和范圍。持續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等合法性審查,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法規草案起草、民事合同審查等事項中的積極作用。實施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化管理,并對清單進行動態調整更新。
四、開展新制修訂的生態環境立法學習宣傳。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法》系列宣傳活動,邀請專家為廳系統領導干部專題講解新修訂《噪聲污染防治法》,將新法學習納入執法人員培訓的內容。在“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環境》雜志等平臺推送或刊登《噪聲污染防治法》解讀文章,向企業派發法律小冊子并并開展專題宣傳和法律講解。結合業務工作的開展,及時向相關企業宣傳講解《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等新制訂的生態環境保護規章。
五、開展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學習宣傳。重點開展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學習宣傳,舉辦行政處罰法學習輔導會,加強對行政處罰原則、程序、證據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重要內容理解領會,強化全廳領導干部和系統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將《行政處罰法》列入我廳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加強對廳機關執法人員管理,組織開展申領《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政執法證》法律知識考試。加強對基層執法人員指導培訓,學習貫徹省政府關于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落實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等制度,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六、圍繞重要節點開展普法宣傳。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活動,以“六五環境日”“五二二生物多樣性日”“六八海洋日”和省人大執法檢查等重要時點為契機,廣泛宣傳貫徹《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省環境保護條例》等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繼續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不斷增強大眾環保意識、法治意識。組織廳系統領導干部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答題、參加廣東省法治文化節等活動,讓領導干部在活動中增強法律素養,提升法治自覺。
七、深入學習黨內法規。以黨章、條例、準則為重點,深入學習宣傳黨章和紀律處分條例、廉潔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把學習黨內法規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列入黨組織“三會一課”內容,推動黨內法規學習宣傳常態化。組織開展基層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樹牢關鍵崗位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八.加強領導干部法治教育。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要求,組織廳機關領導干部開展至少一次旁聽法院案件庭審,組織廳機關國家工作人員開展年度網上學法考試。
九、持續開展“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全年組織開展12場次“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專題宣講活動,為1000家以上企業提供環保政策法規和重點企業‘一對一’技術服務。著重宣貫最新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相關環境管理要求,切實增強企業的生態環境主體意識。
十、在立法、執法和法律服務中開展實時普法。在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定、修改過程中,通過公開征求意見、聽證會、論證會、基層立法聯系點等形式擴大社會參與。完善廳公眾網法治欄目建設,動態更新法律法規、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典型案例信息。在行政審批中及時向行政相對人開展普法及釋疑。在執法過程中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等制度,實現執法辦案的全員普法、全程普法。在行政復議工作中,引導教育申請人依法維權、表達訴求。